
本文转自:张掖日报
一程山水一城歌
临泽县“十四五”文旅融合演绎“七彩华章”
晨曦中的七彩丹霞宛如打翻的调色盘,热气球载着游客的惊叹声升空;夜幕下的丹霞口文旅小镇灯火璀璨,《回道张掖》的驼铃声在夜色中回荡;沙漠营地里,越野车的轰鸣声与游客的欢笑声此起彼伏……这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正是临泽县“十四五”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五年来,临泽县立足“文旅赋能型”功能定位和“彩虹张掖·梦幻临泽”品牌定位,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体活旅”的融合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全域旅游总体布局,加快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业态,推动文旅产业实现从“单点突破”到“全域绽放”的跨越式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七彩答卷”。
绘就全域旅游新蓝图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过去来临泽只看丹霞,现在能玩的地方太多了!”国庆期间,来自北京的游客孙先生带着家人打卡了七彩丹霞、金沙湾沙漠营地、红沟村乡村旅游示范点,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这一变化,源于临泽县“十四五”期间全力构建的“一个龙头、一个中心、四大廊道”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通过持续优化顶层设计,深化落实《临泽县全域旅游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等系列规划,深度整合全县文旅资源,成功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旅游发展的蓬勃活力。
作为引领全域旅游发展的“龙头”,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实现了从知名景点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华丽蝶变。在《关于支持做大做强丹霞龙头景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景区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完成了地质研学中心、数字科普馆等硬件提升,并统筹推进与周边七彩镇、南台村等业态的联动发展。品牌建设更是实现历史性突破,不仅成功入选“2024旅游名城名镇和旅游景区创新发展案例”,跻身国际权威榜单,更扎实开展了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彩虹山”品牌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预计到今年年底丹霞景区接待游客将达350万人次,带动全县旅游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
围绕丹霞龙头,临泽县以“串珠成线、连片成带”的思路,精心构建“鸟语花香”生态旅游、“琳琅满目”特色产业、“车水马龙”经济、“泉水叮咚”生态四大廊道,串联起乡村旅游示范点40多个,形成“全域皆景、处处可游”立体化空间布局。北部旅游大通道,将金沙湾沙漠旅游度假区、屯泉乡村振兴综合体、德源农庄、红桥庄园等景观节点串联成线,其中,金沙湾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沙漠越野、星空露营等项目成为年轻游客的探险乐园。南部乡村休闲区,依托312国道“游客集散区”、临平路“景观大廊道”和丹柳路“产业示范带”,健身步道、景观小品、休憩驿站等设施不断完善,其中,梨园村获评“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发展的农事体验、果蔬采摘、“共富工坊”成为研学旅游和亲子休闲的热门目的地。中部康养度假区、彩虹康养庄园二期、国家级研学实践和劳动教育基地加速建设,富锶“鱼虾蟹”、红枣葡萄等地标性农特产品通过旅游渠道走向全国。
为破解“冬冷夏热”的旅游瓶颈,临泽县聚力深耕“全季旅游”,让四季各有其趣。夏季,突出垂钓、赛事等旅游产品,以七彩丹霞热气球嘉年华为核心,以马拉松、武术锦标赛等赛事为重点,联动金沙湾沙漠露营、南台夜市等业态促进文旅消费。秋季,突出乡村游、采风游等文旅产品,通过举办“浪漫七夕”文化旅游主题系列活动、甘肃省青少年科技体育航海模型教育竞赛暨甘肃省青少年科技体育电子制作锦标赛、“一带一路”全国轮滑赛等活动,持续提升临泽影响力。冬季,突出冰雪、健身等文旅产品,重点举办冰雪嘉年华系列活动、“奔跑吧·临泽”元旦环城赛等活动,展现临泽冬季魅力,拉动冰雪消费。春季,突出民俗、赏花、踏青等文旅产品,以“春韵枣乡·畅享临泽”系列活动为开篇,开展风筝美食节、牡丹文旅嘉年华等活动,促进全年旅游温暖开局。
此外,临泽县还注重旅游基础设施“全域覆盖”与服务能力持续提升。5年间,新建旅游厕所50座、生态停车场20个,培育四星级酒店2家、国家级民宿3家,5G网络实现A级旅游景区全覆盖。通过招引公航旅、甘建投等实力企业,累计投资超20亿元,实施彩虹文旅示范区、丹霞小镇二期等文体旅项目40余个,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旅产业发展布局不断优化。南台村的成功转型是全域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该村从“丹霞脚下的普通村庄”跃升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从业人员超千人,旅游收入占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以上,充分释放了文旅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做强文旅消费新引擎 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晚上看完《回道张掖》实景剧,再去丹霞口文旅小镇逛夜市,住一晚温泉帐篷酒店,这样的行程才够味!”福建游客陈女士的体验,正是临泽文旅消费从“过境游”向“深度游”转变的缩影。“十四五”期间,临泽县通过丰富消费场景、延长产业链条、打造消费品牌,推动文旅消费实现“量质齐升”,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创下30.95万人次接待量和2.54亿元旅游收入的佳绩,同比分别增长18.3%和57.02%。
夜经济成为文旅消费升级的“新引擎”。临泽县全面落实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任务,加快推进全县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提振复苏,对接用足国家和省、市各项促进文化旅游消费政策。编制《临泽县城市“夜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以丹霞大景区为重点,以“旅游+”“+旅游”为抓手,培育壮大丹霞口文旅小镇和七彩月色街夜间消费聚集区等文旅新业态和消费新热点,高标准打造集散中心特色购物街区,统筹推进高老庄等文旅资源“微改造、精提升”,重点发展“夜游、夜演、夜宴、夜购、夜娱、夜宿”六大业态。持续打磨提升《回道张掖》《阿兰拉格达》精品演艺剧目并实现常态化演出,丹霞口文旅小镇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丹霞彩虹康养谷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七彩丹霞宴”临泽味道套餐品牌逐步推出,丹霞旅游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文旅消费潜力加速释放。除景区周边外,临泽县还精心打造金泽广场夜市、流沙河西游夜市等夜间消费区,通过引入特色餐饮、文创零售、休闲演艺等多元业态,成功点亮城市夜景,延伸了游客与市民的消费链条,成为“过夜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拉动旅游收入增长的重要一环。
特色文旅产品激活“购”潜力。临泽县深挖地域文化与自然资源,构建“文创+农特”的旅游商品体系,在文创产品方面,开发“一品丹霞”系列产品50余种,涵盖家居装饰、服饰配饰、文具用品等类别,其中“丹霞地貌立体拼图”“彩虹山丝巾”等产品凭借高辨识度与实用性荣获“全省十佳文旅创新产品奖”;引进培育文创产品营销企业26家,开发土小七系列、雕刻葫芦等文创产品100余种8万多件。在农特产品方面,依托临泽小枣、枸杞、富锶鱼虾蟹等特色资源,开发“丹霞枣礼”“富锶螃蟹礼盒”等产品,建成梨园村共富工坊、丹霞景区农产品展销店等销售渠道,带动农户持续增收。
为提升游客消费体验,临泽县还注重优化消费环境,通过标准化建设与市场监管,让游客“放心消费、舒心消费”。制定《临泽县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推动全县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乡村民宿实现旅游标准化全覆盖,其中丹霞景区率先建成涵盖安保、司乘、讲解、保洁等岗位规范的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旅游旺季丹霞景区驻点执法,深入推进旅游行业导游乱象等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强化丹霞等重点景区客流管控,加大高风险体育旅游项目安全检查力度,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全面保障文旅市场繁荣稳定。
临泽县通过激活夜经济、打造特色产品、优化消费环境等一系列扎实举措,成功将文旅消费打造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这条以深度体验吸引人、以多元业态留住人、以优质服务打动人的发展路径,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培育业态产品新动能 彰显梦幻临泽新魅力
“乘坐直升机掠过丹霞,整片彩色丘陵像打翻的调色盘撞进舷窗,这种体验太震撼了!”在丹霞景区低空游览项目区,游客的惊叹声不绝于耳。“十四五”期间,临泽县打破传统旅游边界,以“旅游+”为纽带,推动文化、体育、研学、康养等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培育出10大类新业态,为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旅游+低空”“旅游+研学”双线发力,拓宽旅游维度。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打造直升机观光、热气球系留飞行等低空旅游产品,连续举办五届热气球嘉年华活动,央视《秘境之眼》栏目走进景区进行专题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全国最佳低空旅游目的地”品牌影响力;探索低空旅游与应急救援相结合,建立低空应急救援基地,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依托丹霞地质、西游文化、红色遗址等资源,整合推出地质科普、红色教育等四大类精品研学线路,建成丹霞地质研学中心、汪家墩红色研学基地等载体,并联动省内外高校、旅行社,让研学成为淡季旅游新引擎。
“旅游+体育”“旅游+文化”双向赋能,丰富体验内涵。依托北部沙漠、阳台山、流沙河等资源,临泽县推出沙漠越野、户外徒步、马拉松、冰雪运动等体育旅游项目,金沙湾旅游景区沙漠冲浪、骆驼骑行等项目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临泽马拉松赛连续举办十届,升级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带动全域消费;流沙河“冰雪嘉年华”成为冬季热门打卡地。深入挖掘河西走廊文化,创新推出《艺鸣惊绝》杂技秀,丹霞口文旅小镇常态化开展非遗展演;吸引热门综艺取景,制作文旅专题片,覆盖超亿人次;复建蓼泉书院,依托红西路军战斗遗址开发红色旅游产品,让旅游“有故事、有底蕴”。
“旅游+康养”拓展“休闲新场景”,让旅游“更放松”。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临泽开发温泉康养、田园康养、沙漠康养等产品,满足游客健康休闲需求。海圣温泉帐篷酒店依托本地温泉资源,推出“温泉+住宿”套餐;金沙湾旅游景区的沙疗康养项目,结合现代康养理念,吸引周边地区游客前来体验。此外,临泽还积极创建省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整合全县康养资源,推出“康养+研学”“康养+体育”等复合型产品,让康养旅游成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年耕耘结硕果,砥砺奋进再出发。“十四五”期间,临泽县累计接待游客34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5亿元,文旅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站在“十五五”新起点,临泽县将立足“文旅赋能型”功能定位,围绕“在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上挑大梁”的目标要求,以“一核四廊五区六化多节点”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为引领,以更大力度推动文旅融合、业态创新、服务升级,让这幅“七彩画卷”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撰稿:张朝军 程 莉 魏红光)
易云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